安县政办〔2018〕44号 安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安阳县推进智慧型功能农业综合 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及单位: 《安阳县推进智慧型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8年4月30日 安阳县推进智慧型功能农业综合 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打造成集生产发展、科技成果展示、科研示范、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智慧型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按照“基地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要求,全面推进农业生态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不断提升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保障有力、质量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将科学技术、科学管理模式引入农业综合示范区发展,逐步打造生态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的展示区、体验区,积极推进智慧型功能农业发展,真正使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省内,面向全国,根据市场需求,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方向,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自觉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鼓励发展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优、对农民增收贡献大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潜力产业。 2.坚持区域化布局。注重发挥区域、资源、产业、市场等优势,因地制宜,创新特色,支持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点、线、面同步推进。着力“点”的建设,推进高效农业示范点和特色小镇建设;注重“线”的构建,重点推动北外环、S219沿线区域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突出“面”的提升,依托区域布局建设大型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大园区。 3.坚持创优品质品牌。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农民及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着力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监督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及基地认证,实施品牌化战略,推动标准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4.坚持科技融入与展示。依托县域内中棉所、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加大合作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建设现代化多媒体培训中心,创建科技农业孵化课堂,聘请知名专家和教授授课,满足企业和农民对技术、信息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坚持科技融入与创新,开展育种试验和优良品种展示,开发新、优、奇、特产品,逐步打造集高、精、尖技术为主的现代农业展示平台。引领示范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建立科普、科研、示范学习交流基地。 (三)总体目标 立足打造安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示范标兵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安阳县区位优势和战略合作单位的资本、科技和人才优势,三年投入资金30亿元,远期投资300亿元,强力推进“三园、两中心、一基地”建设。探索节约资源、生态循环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打造科学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园:以瓦店乡高标准粮田为核心的高产创建示范园、以永和镇农科院基地、兴和生态园为主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以及以崔家桥镇休闲农业、休闲食品为主体的农业公园。两中心:建设综合性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展示中心。一基地:永和镇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通过“三园、两中心、一基地”建设,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建设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方向发展;积极推进智慧型功能农业建设,把功能化作为主食质量提升的突破口,使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更好地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扎实推进“三园、两中心、一基地”建设 (一)推进以瓦店乡高标准粮田为核心的高产创建示范园 以“一控两减”为核心,贯彻“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以种子包衣技术、人工释放赤眼蜂防控玉米螟技术、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技术、高效环保农药施药技术等全程绿色防控为重点内容,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工作,加快绿色防控、航空植保推广应用步伐。重点推广“一集成六统一”高产创建模式,通过示范田的带动,实现技术到村,指导到田,服务到户,要领到人。认真抓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施化肥“0增长”行动。安排布置土壤化验、试验,建立小麦、玉米施肥丰缺指标体系和乡、村两级配肥网点。实施玉米秸杆粉碎还田腐熟技术模式,有效促进耕地地力与耕地环境质量提高。 (二)推进以农科院、兴和生态园为主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 充分发挥永和镇全国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的优势,在永和镇建设安阳市农科院科研基地,开展大田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种植业肥、药减量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建设安阳兴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园区占地1000多亩,以栽种樱桃、梨树、桃树、葡萄为主,是集旅游、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生产过程中大力实施生态产业发展,建设沼液存储罐,配备红外线沼液流量表、流量控制仪、变频器等设备,使果树生产增施有机肥,打造绿色果蔬品牌。积极同北京、天津果品市场联系,创建合作共赢模式。在供应果品市场的基础上,为周边都市居民提供旅游、采摘、休闲等服务,提高农业附加值。 (三)推进以崔家桥镇休闲农业、休闲食品为主体的农业公园建设 一是发挥崔家桥的区位优势,依托安阳河、东湖和清河黄桃园、博涵农庄、兴源合作社等,强力推进优质林果、花卉、瓜菜菌、设施农业等精品示范园区建设,以A级景区建设为标准,因地制宜打造休闲观光、采摘体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游乐精品园区和休闲农业。 二是依托休闲食品,打造休闲食品特色小镇。借助崔家桥历史文化,把文化、旅游和食品加工产业结合起来,以东曹马芝麻糖文化和休闲食品产业基础为引爆点,推动特色休闲食品、特色文化旅游、特色城镇化互动融合发展,打造以休闲食品产业链为核心的健康食品特色产业,建设宜工、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特色小镇。 三是拓展农业生态功能,推进以农兴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依托优势农产品、农耕文化、田园景观、农业设施等,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多重功能融合的绿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功能多元发展,积极打造中国农业公园建设。 (四)积极推进“两中心一基地”建设 一是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展示中心。建立科研基地,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试验,将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现代化多媒体培训中心,满足企业和农民对技术、信息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在设施农业建设上坚持智能化、信息化、精准化标准,实行水、肥、气、温自动化控制。与科研院校结合,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配套措施,推进新品种的引进与展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物流网等农业多业态模式,打造现代农业的展示区和样板区。推进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建设,在满足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同时,加大科普、科研、示范基地功能开发。开展育种试验和优良品种展示,开发新、优、奇、特产品,逐步打造现代农业的科技展示平台,建设形成集功能农业科普馆、科技服务中心、科技成果应用与转化、田间基地于一体的功能农业集成示范,打造示范“窗口”。 二是综合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和地方农科院两个科研机构,建立建设综合性研发中心,提高科技研发能力,为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提供高标准的智力支持。推进花卉、蔬菜、林果等新品种的选育推广,生物提取农作物有效成分等现代农业技术研发,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升级。以高安全、标准化优势为主题,把功能化作为主食质量提升的突破口,让农产品中的矿物质、植物有益物质(比如:维生素、花青素)等功能性营养从“富含”变为“定量含有”。集中力量打造2—3个富硒功能农产品的“单品冠军”,特别是一二三产联动大力发展功能性优质小麦加工业,积极打造智慧型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 三是打造永和镇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以永和镇全国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平台,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形成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产业体系,构建起资源节约、生产清洁、废物循环利用、产品安全优质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和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指标体系等制度,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创新,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永和建设成为农业产业体系先进、生态环境良好、农民富裕安康、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华北现代高效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综合示范区。 三、重点推进三大体系探索和示范标杆 (一)完善节约、集约型农业生产体系 以小麦、蔬菜为主要农作物,通过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手段,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推进品种节水。加快选育推广一批抗旱品种,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抗旱保产能力。二是推进结构节水。如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改进作物布局,改善耕作制度(调整熟制、发展间套作等),改进耕作技术(整地、覆盖等),重点是调减耗水量大的作物,扩种耗水量小的作物。三是推进农艺节水。因地制宜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集成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四是推进工程节水。包括灌溉工程的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如精准灌溉、微喷灌、滴灌、涌泉根灌等。完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减少渗漏蒸发损失,提高输水效率。五是推进制度节水。包括管理措施、管理体制与机构,水价与水费政策,配水的控制与调节,节水措施的推广应用等。推进农业用水制度改革,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灌溉定额和用水价格。推行群众监督员制度,坚持群众参与,严格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和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灌溉。六是推进实施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落实县、乡、村三级工程管理责任,有效解决农村水利工程建后管理问题。建设农田灌溉智能管理系统,采取先购水充卡、后刷卡灌溉模式,有效增强农民节水意识。通过加强水利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创新工程建管模式、全面推进农业水价改革、严格控制超采等综合措施,加大喷灌、滴灌及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技术推广,对农作物进行高效的节水灌溉,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灌溉”的技术性转变。 (二)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循环发展体系 充分发挥永和镇全国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的优势,以安阳市农科院科研基地为依托,大力开展大田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种植业肥、药减量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等。生产过程中实施生态产业发展,依托永和西街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采用“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养殖-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秸—菌—肥等循环模式进行生产,带动养殖业、种植业、林果业多层次、多级化循环利用和发展,通过节水、节肥、控药等途径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积极探索种植和养殖并举,产气与产肥同步,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与处理、沼气工程、有机液肥(沼渣沼液)精准施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全面推进秸秆机械粉碎还田、秸秆生物质发电。鼓励对农产品加工下脚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减少加工流通环节的消耗浪费和废物排放。集成推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模式,推广养殖场自助用、沼气发电、农村户用沼气等沼气多样化利用。集成推广新型农作制度、节水灌溉、节肥、节药、节能、节地等节约化生产技术。 (三)建立健全社会化科学服务体系 一要培育主体,拓展领域。一是要依托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发展相应的服务组织,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和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服务,增强服务组织的生命力。二是重点针对一家一户难以办到又迫切需要帮助的内容开展服务,提高服务的有效性。三是从制约当前生产的薄弱环节着手,加快发展土地流转、信用合作、农信担保、农产品加工冷藏、展示展销、农产品超市等服务组织。四是坚持一体化服务方向,从注重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延伸,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五是要引导各单个服务组织进行协作联合,最终发展成较大区域的、有较强服务功能的主体服务组织。 二要完善机制,提升能力。要注重服务机制的探索,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做到目标、任务、人员、责任四落实。二是利益联结机制。经营性服务组织要通过产品购销合同、保护价订单等与服务对象结成可信赖的利益联盟,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三是经营机制。要探索社会化服务组织向技术经济实体转变的机制,增强自身实力。 三要政策保障,促进发展。要树立起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理念,在坚持鼓励与规范并举的原则下,进一步加大扶持的力度,在工商登记、人员培训、财政扶持、项目立项、信贷、农信担保、农业保险、用电、用地、税收以及“绿色通道”等方面向服务组织倾斜,增强服务组织自我发展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机制创新、分工明确、灵活高效的原则,强化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由县政府牵头,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协调机制,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司其职,合力推进示范区的建设。 (二)加强战略合作。加强与恒大高科、富硒科技、中棉所、建业集团、郑州果蔬所、安阳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成立项目专组,专人负责,定期联络,跟踪服务,推进项目建设,打造项目建设样板。 (三)加大资金投入。把现代农业建设作为政府工作重点,不断加大财政支持示范区建设的力度。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农业投入要求,县财政每年统筹整合一定资金用于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以上。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扶持项目,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吸引信贷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资本投资示范区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四)重抓人才教育。加大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中专学历教育、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高技能型农业专业人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合作与交流,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大从高校引进高层次、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力度,在农业重点产业领域,培养一批科技专家和科技带头人。加强产学研合作,重点支持农业产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开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五)营造建设氛围。运用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安阳县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跃氛围;通过现场交流会、农业会展、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全面展现安阳县现代农业发展成就,营造合作共建、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